
自郑东新区“网格化+信息化”工作的全面铺开,增加了工作站、监督员、小网格人员、监控及社会治理服务平台。在运行了5个月的时间内,在运作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在创新理论的基础下,将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
一、细化网格巡查到位
我区现共有23个中网格、555个小网格,中心监督员6名、120名兼职监督员,随着队伍的扩大,将网格区域责任划分至班子人员、监督员、小网格人员,细化每一个小区域,巡查到位,无缝隙的衔接。
网格化系统刚运行上报3885件,案件量差强人意,通过多次召开工作站副站长会议听取运作的情况、走访个别社区了解运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由区长带领督促各工作站对网格工作的指导,各工作站运作逐步步入轨道,建立了工作机制、考核机制、巡查机制、例会机制。9月共计上报6928件,同比5月案件量同比增长43.92%。
二、视频监控及时处置
创新社会治理将公安、社区视频监控全部接入我中心大屏,现共计公安监控124个、社区99个。刚接入我中心时只能实时浏览,不便于我们的工作,通过区领导的指导和与技术工人人员的多次沟通,现视频监控可将城市管理的问题抓拍后发送至相关处置单位。每天中心派一名工作人员切换视频监控进行对城市管理的问题进行抓拍,将乱拉横幅、乱设摊、偷到垃圾等等此类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在各类节庆期间视频查看各主要路段的情况,遇到问题及时与各处置单位联系及时处置。
三、电子走访走近百姓
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建设了社会治理服务平台,将社区以前简单的走访方式转变为电子走访,了解社情民意记录在档;同时与城市管理平台相通,走访过程中市民提出的城市管理问题可以直接转至三高平台交由处置单位处置,便捷并快速的解决市民的所需所求。9月将所有社区电子走访的软件安装完毕,社区结合自身工作,比如重要节日的慰问、综治走访、整治的前期工作、慰问独居老人、老党员等等,9月共计走访22次。
在网格化管理在创新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探讨其路径,将“网格化管理”的社会治理模式,大大提高整体的社会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