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以来,郑东新区创新“互联网+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依托200多个网格,把社区网格服务管理从“线下”拓展到“线上”,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构建每寸土地都有人管理、每户人家都有人服务的平安网。据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全区共受理网格事项1302件,按时办结率达99.39%。
一、网格化体系实现全覆盖
居民想要反映自己生活中的大事小情,不用跑腿,只需在网格化平台上发布一条信息就可以了。郑东新区社区的网格员,拿出手机,登录“社管通”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点点手机,将已经处理好和自己收集到但需区有关部门解决的事件上传到全区监管平台——郑东新区网格服务管理监管中心。
不要小看这部小小的手机,这实际上是全区网格服务管理监管平台的手持终端机,全区200余个手机终端编织成了一张平安大网。一个网格员、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一条网线、一个软件,登录网格信息化服务平台,输入账号和密码,就能将一个社区、一户家庭、甚至是一条小巷上发生的事情,传送到监管中心,通过监管中心向有关部门下达指令,及时解决问题。
为更好解决基层社会问题,郑东新区从2015年6月开始着手探索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在划分网格中,该区把所有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场所、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村庄院落全部纳入网格。同时,按照专人专职和就地就近的原则,采用整合现有社区(村)工作人员和公开招聘的方式落实网格力量。2016年1月,郑东新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城区网格化体系全覆盖,2016年6月底实现全区城乡网格化体系全覆盖。
二、整合资源提升网格事项办结率
为实现这张社会治理的服务管理网络规范运行,郑东新区还完成了区网格服务管理监管中心与热线的深度对接、融合运行,使网格员主动履职与受理督办互为补充,有效整合了资源,形成了独具南丰特色的网格体系。
此外,郑东新区还将区建设、民政、城管等20多个涉及民生和公共服务的职能部门全部接入信息系统,监管中心可以第一时间将网格员上报的事项分流到相关单位办理。各职能部门都确定了专人值守本单位PC终端,确保了网格事项得到及时响应和有效处理。
随着网格化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郑东新区社会管理的大网已经铺开。据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全区共受理网格事项1302件,按时办结率达9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