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区(社区)是指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充分发挥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
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一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之一。构建智慧网格化社区服务体系,是社区工作满足和适应当前社会对社区服务便捷、高效的现实需求,也是实现社区工作服务群众“零距离”的必然选择。新体路街道办事处恩和路社区在这方面工作就取得了一定成效。
郑州着力探索社区治理网格化服务新路径,确定“解民需、扶民困、保民安、宜民居、助民乐、促民富”的“六民”网格化服务目标。根据社区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情况,将街道科学划分为75个社区基础网格,配备优秀网格长,聘用城管、社区民警、党小组长、志愿者等共2360人担任网格员。
走进街道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网格服务公示牌,网格长、社区民警、城管队员的手机号码及服务内容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收集反馈、责任协调落实、服务互助支持的集成服务系统,使管理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最末端,打牢网格服务根基。
网格长承上启下,作用至关重要。当地探索出“网格长‘四诊四则’工作法”,“四诊”即望、闻、问、切,具体为,进门入户常探望,掌握情况晓民意,征询意见问民需,发现问题解症结;“四则”即加、减、乘、除,具体为,各方参与齐服务,减少环节提效能,集聚合力送关爱,消除隐患保平安。目前,“社区有调解委员会、网格有专职调解员、小组有调解热心人”的民事调解网格在街道已形成,75名网格长每人带领一支帮扶小组,结对帮扶区域内最困难的75户家庭或个人。
从社区与居民的互助,到居民间的互助、社会组织与居民的互助,正是得益于网格化管理,精准化服务送到居民身边。如今,街道在75个网格里设立30多个邻里守望互助点,街坊邻居常聚集于此,干部群众敞开心扉,关系更密切,社会更和谐。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加快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智慧社区将后各相关部门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围绕社会管理网格化服务系统所取得的人口数据、房屋数据、单位、地物数据等,以综合大数据中心为数据共享核心,联结公安、民政、卫生、工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口计生等部门,形成管理合力,扩展服务内容。
“智慧社区”建设,是将“智慧城市”的概念引入了社区,以社区群众的幸福感为出发点,通过打造智慧社区为社区百姓提供便利,从而加快和谐社区建设,推动区域社会进步。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一个“细胞”,它将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智能管理系统,有望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舒适、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