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郑州市近年来坚持以镇村、园区环境保护为基础,以环境监管重心下沉、关口前移为目标,以创新监管方式为手段,依托现行的环境监察分片管理模式,在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
环境保护方面,街道始终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结合街道实际,在市、区两级网格体系的基础上,在街道建立第三级网格,全面深化网格化实名制建设,构筑完善的责任监管体系,让天更蓝、水更清、人民生活更幸福。
一、划定片区,明确职责,让天更蓝
街道将辖区内22个村居、社区划分为三级子网格,各村居、社区以各自所辖范围为基础,根据“网格划分、整体覆盖、精细管理”的原则,按照“河、沟、渠、企业”专项分工,采取顺查、倒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网格之间没有漏洞和重叠,不留死角和盲区。同时,各子网格综合地理布局、街巷、工作量等因素划分片区网格,各片区长负责本片区网格内的环境保护宣传、巡查、排查等工作,各网格间本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原则,构建起“排查报送、处置反馈、信息管理”的配套工作机制,保障了各级网格的正常运转。
二、细致摸排,完善台账,让水更清
按照网格的划分,街道以村居、社区为单位,对街道辖区内河流、养殖户、企业等涉及环境保护工作的单位进行了调查摸底,并登记造册,完善并编印了《街道环境保护网格化实名制监管手册》,建立了街道环境保护网格化实名制监管台账,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安全监管工作网络,确保每个环节有人管、每家企业不漏管的生产格局。
三、常态监管,定期调度,让环保成为一种习惯
为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效率,让天蓝水清成为街道常态,街道实行环境保护常态化监管制度,定期不定期进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与整治;实行主要领导定期调度制度,将环境保护工作作为街道党政联席会议的固定议题,定期听取工作汇报,部署安排工作,实地查看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多种举措,将环保工作压力转换为动力,在全街道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完善环境保护顶层设计,真正把生态环保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让辖区居民共享绿色发展红利。
环境保护网格化智能监管执法平台为了全面提高环境监察执法效率,强化对排污单位的监督管理,2016年将完成建立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环境保护网格化智能监管执法平台建立了各级网格内环保监管机制,确保网格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具体、考核评价客观。并且环境保护网格化智能监管执法平台主要业务功能是对监管网格管理子系统、一厂一档管理子系统、动态巡查子系统、监察执法子系统、行政办公子系统、综合查询子系统、微信公众号对接进行多方面环境监控。
绘制网格分布图,统一网格编码制度,设计醒目标识标记,实现地理信息数字化。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将污染源分布、网格化环保监管信息纳入环境保护网格化智能监管执法平台统合信息系统,在区市层级设立,各级网格联动共用,为环境监管做好全面网格化布局。
天蓝、水清、人美,大美金水,我想要的样子你都有!一张张美图获点赞的背后,彰显出街道下大力气打赢环境综合整治这场硬仗的坚定信念和认真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