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管理    |    人才招聘    |    内部办公

绿色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让城市发生哪变化

  • 时间:2018-06-11 18:21:04 编辑:Sissi 来源:www.jpsycn.com 浏览:





  城市运转主要关注善政、惠民、兴业三个核心方面。相应的,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优化城市管理、提升民生服务、促进产业发展、打造城市名片。综合前三项需求,更多的是要打造一个好的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影响力这个核心。


  在这样的需求之下,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国家已经建立了一个指标体系。包括反映成效类的指标,城市的精准治理、惠民服务、生态宜居等;引导性指标,城市智能设施、信息资源、网络安全、改革创新等;以及市民体验和城市特色等重要智慧城市的评价指标。这样一套指标体系既给国内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明确了方向,又会给我们很多特色城市,比如说旅游城市、或者是产业园区等留了一个他们施展特色的空间。


  郑州市智慧办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认真查摆整改突出问题,围绕“惠民、优政、兴业”主线,聚焦物联郑州等6大重点项目,开展专项提升行动,大力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块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把郑州打造成为管理高效、服务便捷、产业智能、绿色生态的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典范,大力提升城市开放、共建、共享、智慧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及便捷化的城市品质。


一、提升城市高端信息基础设施新品质


  着眼于为城市智慧化管理和服务提供物联网基础设施支撑,加快实施物联郑州项目,全市已建成NB-IoT基站3000余个,NB-IoT网络基本实现全市覆盖;全国首个城市级物联郑州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启用,并支撑建设了智慧河长、智慧泊车、智慧路灯、智慧农机等物联网试点应用;建成了物联网创新中心,吸引了10多家企业来郑发展。通过建设无线城市网,向市民提供了免费、安全、优质的WiFi资源,提升了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品质。


二、提升全市政务集约高效应用新品质


  着眼于打造全市电子政务“一片云”,为各级各部门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硬件设施支撑,加快推动市云计算中心项目,目前已建成为全省首个集政务应用和社会应用于一体的分布式云计算中心。政务云计算能力总量已达3312 Vcpu、17T内存、330T存储,现共为市直和部分县市区的70多个单位的280多个应用(业务系统、网站)提供了540个虚机服务和300多台设备托管服务,支撑全市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的同时,促进了部门间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奠定了政务大数据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

智慧城市


三、提升“宜居宜业”城市智慧生活新品质


  着眼于打造“一机在手、通行全城”的智慧城市新生活品质,创新实施了“V派”品质城市联盟项目,通过综合应用互联网支付及网络实名认证技术,使用手机APP集成居民电子身份证、医保卡、公交卡、图书借阅卡、餐卡等各类IC卡,实现市民事项办理、交通出行以及手机支付等的便利化应用。


四、提升城市智慧化精准治理新品质


  立足于用数据思维重塑城市发展新模式,启动实施了“政务大脑”项目。依托市政务热线大数据分析平台,以服务政府智慧决策为核心,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块数据等技术为基础,打通了12345市长热线、市信访局、市经信委等10多个部门政务综合数据,打破“信息孤岛”、“数据烟囱”,通过实时监测、跟踪分析政情民意动态、精准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分析挖掘社会治理规律和民意诉求热点,更好推动政府“用数据决策”,培育基于数据共享的智慧治理生态圈,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政务大数据创新应用典范。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驱动未来。当今世界,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